星光不负赶路人——记“新时代赣鄱先锋”汪会浪
近日,我市一批同志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新时代赣鄱先锋”学习宣传对象。他们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的杰出代表,为新时代的奋斗者确立了学习榜样、树起了价值标杆、注入了精神力量。
《瓷都组工》推出“‘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示”专栏,集中展示“新时代赣鄱先锋”的风采,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标先进典型,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本期为大家带来“新时代赣鄱先锋”市委办公室人事科科长汪会浪的故事,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他的先进事迹。
星光不负赶路人
宽厚、爱笑、热情,这是汪会浪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敦厚的身躯、黝黑的皮肤、微秃的额头上趴着皱纹,不像是42岁的样子。近年来,他先后获评中央网信办互联网舆情中心“十佳”岗位能手、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筹备工作优秀个人、景德镇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每当人夸奖他,汪会浪总会谦逊摆手:“自己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他是党建工作的“好把式”
“汪书记,你分享的经验做法有效管用、可学可行。”一次机关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时任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汪会浪介绍了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和经验,会后不少同仁上前取经。交流会上的妙语连珠,背后是一天当作两天用的“全速奔跑”,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全力投入。
“党建工作要有温度,深入人心,不能‘沙滩流水不到头’,更不能搞‘高空作业’”。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汪会浪探索创设“政治生日+政治家访+初心讲坛+学习沙龙+政治谈话”等活动形式,增强党建吸引力,增强党员干部使命感、获得感、归属感。他积极筹划,打造了400多平米党建阵地,推出专题专栏,编印图册书籍,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在各级党报党刊上交流党建心得,刊发20余篇动态报道和理论文章。
他参与组织实施的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做法得到省委巡回指导组肯定,机关党建做法被中办《秘书工作》刊文推介,所在机关获评全市“三化”建设示范点、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老干部党支部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他本人也获评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
他是发掘典型的“有心人”
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积极创新全市好人选树机制,8个月时间成功推荐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创下我市历史最好成绩。
路是蹚出来的,事是做出来的。接手选树好人的工作后,汪会浪积极学习,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策划“瓷都好人”定期选树和“瓷都大爱”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瓷都好人,他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刊登好人报道或文章,在全市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好人故事会”巡展巡讲,广泛宣传好人事迹。
“我们不但要宣传好人事迹,也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知道好人有好报。”为了让“身边好人”得到更多关爱,汪会浪与领导同事一起,主动和有关部门对接,推动《景德镇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奖励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出台,从资金、对象、人数等方面保障道德模范等好人的礼遇待遇。“加大宣传与关爱力度,不但让我们收获了尊重,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肩上的责任。”荣登中国好人榜的乐平市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徐德亮感慨地说到。
他是爱岗敬业的“老黄牛”
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从乡村教师一路走来的汪会浪,始终怀着满腔热血和一颗赤子之心,在服务市委中心工作大局中作示范、勇争先。
办公楼值班人员对汪会浪印象深刻:“他是这栋楼加班最多的人之一,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整天扑在工作上,自然经常不着家。曾经从教13年的他,却很少辅导小孩学习,单位附近有好的学校,小孩却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在离家近的县城读书,好让孩子每天自己回家。家人口中,有“经常加班、没个准点”的小抱怨,但更多的是“用心工作、做好榜样”的大支持。
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支持,汪会浪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市委办公室先后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人事科科长,还兼任机关工会副主席,期间牵头策划组织特色多样的党建、工会和群团活动,打造全市示范的党员活动中心和“职工之家”,负责人事档案室和“大组工网”建设,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之前,在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岗位上,他还同时参与文化市场审批工作,获评该系统“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先进个人。
“工作好好干,那是应该的。”面对同事和领导的夸奖,汪会浪总会这样说。如今的他依旧奋战在岗位一线,用勤奋和奉献书写着平凡人的不平凡。纷至沓来的荣誉并没有让那个憨厚朴实的身影停下脚步,他依旧阔步向前,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