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5月29日
《话说党史》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三年半时间。国共第一次合作,我们把它称为大革命时期,时间虽然不长,但有影响的党史事件很多,可以说,他是我党最忙的几年,党员从几百人发展到5.8万人,从重视工人运动发展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许多的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又以国民党的身份做共产党的事,在帮助国民党建立各省(市)党部的同时,也积极的发展我们的党团组织,按周恩来所说,当时国民党内部比较乱,不仅在思想上依靠我们,而且在组织上依赖我们。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共产党帮国民党先后建立了十二个省(市)党部,绝大多数的领导是由我们共产党担任,如北京的李大钊,上海的毛泽东,湖南的何叔衡,湖北的董必武,汉口的林伯渠,河北的于方舟,浙江的宣中华,江苏的候绍裘等。今天,重点讲二个问题,一是黄埔军校,二是北伐。孙中山在广州办了二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二是中山大学。1924年6月,在苏联的帮助,共产党的参与下,黄埔军校正式开办,这所军校出了不少人物,为党史军史都增添了不少内容,共产党在黄埔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先用数据来说明:(1)黄埔一期共产党占十分之一,二期八分之一,三期占六分之一,四期占五分之一,如果包括分校在内,共有一千多名进入过黄埔,有女共产党350名(像赵一曼,徐向前的妻子黄杰,聂荣臻的妻子张瑞华等);(2)我党35名军事家,黄埔出来的就有16位;(3)1955年授衔(勋)有81位来自黄埔。黄埔军校与其他学校有哪些不同之处?一是首次开设了党代表,设立了政治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也使北伐军战斗力特别强。但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取消了这种制度,使国民党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而且带来了一个隐患:蒋介石部队的军事主官,家长作风严重,培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的亲信,导致部队很容易整团、整师的反水(如解放战争有188万国民党官兵起义或投诚);二是开设了"特别演讲制度,如毛泽东,刘少奇,邓中厦,澎湃以及鲁迅,何香凝等先后在这里授过课,政治氛围浓厚。三是左右二派斗争很急烈,当时黄埔军校形成了二派,一派是产党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另一派是国民党右派领导的"孙文主义学派"两派斗的你死我活。《话说党史》讲讲北伐:当时中国的军阀主要有三大势力,一是实力最强的奉系军阀,也就是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兵力有三十万;二是直系
军阀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兵力有二十万;三是控制闽浙赣皖苏,号称"五省联帅"的孙传芳,兵力也有二十万。而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前只有八个军(广东有6个军,广西李宗仁第七军和湖南唐生智的第八军),共十万左右的兵力。北伐是从1926年7月9日开始,不到十个月,就占据了半个中国,这是为什么?一是苏联在武器,弹药,经费,军事顾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也是最重要的是共产党参与了这次北伐,八个军绝大多数党代表是我们共产党担任,师团级也有不少,组织,领导能力都非常强,另外广州举办了八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千五佰多名骨干,他们在北伐军所到之处,组织了不少运输队,医疗队,战斗队参加了北伐。同时,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对北伐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仅仅半年时间,解放了半个中国,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阀军伐的反动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