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7月16日
《老方说党史》红军人数的变化:大家都知道,整个长征是由四部分组成,红25军3000余人于1934年11月进行长征,第二年九月有25OO余人到
达陕北,是红军第一支走完长征的部队。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出发前为8万6千人,到遵义时剩下3万7千余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减少到2万余人,由于红5军和红32军跟着红四方面军南下,剩下的部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约7千余人,后把红十五军团纳入进去也只有1万余人,1936年8月,发展到3万余人(招地方部队1万,东征时扩红8千)。红四方面军共5个军,有8万余人,与中央红军分手后南下,损失很大,三大主动会师时,只剩下3万8千人,再加上学校机关共计4万3千人(组成西路军的三个军合计2万1千余人),真正留在陕北的人数为1万2千人。红二方面军出发前不到1万,三大主动会师时有1万3千余人。抗战前,在陕北的红军总人数不到6万人。《老方说党史》最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在中央苏区,有十个优秀的指挥员先后牺牲,毛泽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是:黄公略,朱云卿,左权,彭雪峰,邓萍,伍中豪,董振堂,赵博生,罗炳辉(病逝),寻淮洲。今天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寻淮洲。他15岁参加秋收起义,16岁担任排长时,团长张子清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领一个排去弄枪,结果他独自一人巧夺敌人十支枪,被毛泽东知道后提升为连长。第一次反围
剿时,18岁的他担任主攻团的团长,因指挥有方,被提拔为红35师师长。后在二、三次反围剿作战中,屡建战功,于1933年10月升为红21军的军长,当年底又升为红七军团的军团长(肖劲光为政委),成为全军最年轻的军团长。1934年7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时,他任总指挥,与红十军会合后,成立红十军团,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师,寻淮洲任19师师长(降职使用),刘畴西兼2O师师长,胡天桃(孤儿)任21师师长。红十军团成立后,刘畴西率部在潭家桥打伏击,想一举消灭王耀武的补充旅,结果,由于伏击的地点没选好,加上没让主力19师打主攻,伏击没打好,反而牺牲了寻淮洲和胡天桃二位师长。仗打败了,整个部队垮了,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高级将领被捕牺牲,只有粟裕,刘英带着二佰多人的队伍突围成功。朱德曾说过,这是博古使用干部的一次重大失误,假如让寻淮洲任十军团的军团长,情况完全不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