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11月5日
陈云的军事才华:
在我党第一、第二代领导人之中,他都身居其中,处于高位,是一位政治家、经济家。四平失守后,主力部队撒到松花江北,并成立北满分局(陈云为书记),但留在辽东的南满军区(第三、第四纵队)只有3万余人,面对国民党4个军十几万人的包围,我军节节退守,最后只剩下5个小县城,被压缩在长白山脚下,是走是留?只有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主张留,大多数领导(程世才、肖华、吴克华、胡奇才)都主张把部队撤往北满,怎么办?陈云主动请缨,带肖劲光去南满工作。到任后,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搞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去拍板解决问题。面对走与留的分岐,陈云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问了他们二个问题:一,国民党好比一头牛,牛头和牛身朝着北满去了(想消灭我军主力),牛尾巴的4个军留在南满,如果我们撤了,这4个军也会横冲直撞,冲向北满,南保不住,北也就危险了;二,现在我们有5个县的根据地,能牵制住国民党4个军,假如往北撤,路上要损失几千人,到了北满,你们只能对付一俩个军,如果再想打回南满,难度相当大。所以说,走与留不要再讨论了,关键是留下来怎么干!会后,陈云做了四件事:一,对人事作了调整,由肖劲光任辽东军区司令员,他自己兼政委,把第四纵队副司令韩先楚转正,让三纵司令员降为四纵副司令员……二,建立建全5县的党组织,更换了一大批干部,使5个县的各级政府牢牢地掌握在党的领导之下;三,组织民兵队伍,让民兵真正成为一支能打仗、能支前的队伍,成为军队的一支预备队;四,面对10多万装备精良的国军三路的进攻,有许多人建议先打弱的,但陈云决定先打李正谊“千里驹"的敌二十五师,结果歼敌八千多人,初步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当蒋介石得知南满最高领导人竞是一个没带过兵的陈云时,他叹道:共产党内真有奇才呀!
最忌讳的第五纵队:
二战前夕,西班牙叛军首领佛朗哥在纳碎德国的支持下进攻马德里,当记者问他4个纵队谁会首先攻占马德里时,他手下一位司令得意地说是第五纵队,“第五纵队“指的是潜伏在马德里市区的内奸,此后,第五纵队就成了内奸或内线的代名词。华东野战军有十三个纵队,中原野战军有七个纵队(一纵杨勇、二纵陈再道、三纵陈锡联、四纵陈赓、六纵王近山、九纵秦基伟、十一纵王秉璋)唯独没有第五纵队,可东北野战军有十二个野战纵队,林彪不信这个邪,来了个全军独一无二的第五纵队,但成立最晚,他让万毅去任第五纵队的司令,刘兴元任政委。林彪平生不喜欢开玩笑,但他在一次高级干部会上曾讲了一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毅的同音)。大家听后都看着万毅笑了。后来第五纵队改为42军,吴瑞林任军长时率部最早入朝参战。
陈赓的故事:
一,早期的共产党员,他1922年入党,除朱德与他同年入党,其他九位元帅入党时间都比他晚。本来他1921年就能入党,但由于地主家庭出身,多考察了一年;二,在黄埔军校,他是最活跃的一个。恽代英在黄埔工作拼命,有一次在打盹,陈赓用毛笔把他眼镜涂黑,结果等他睡醒一睁眼,感到天还黑着,就接着睡三,蒋介石会操很严肃,他对着关麟征济眉弄眼,关撑不住,笑了,结果被蒋介石痛骂了一顿;四,二次东征时,蒋介石指挥所快被陈炯明部队攻下(华阳失守),蒋要杀身成仁,被陈赓制止,并背起蒋跑了十几里地,过河后,周恩来带的部队赶到时才脱险。为这件事,康生曾怪他,说假如你不救他,我们也不用打这么多年的仗,陈回答康生,如果让蒋死,他不就成了烈士吗?五,抗战时期,彭德怀来到他的部队,陈知道,彭不允部队为他搞特殊,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吃饭的时候,第一道菜是鱼,彭不动筷子,陈说:这是警卫员从河里弄的,没花钱。第二道菜是肉丸子,陈又说,这是鱼做的,大胆吃。第三道菜是鸡,彭反问:这难道也是鱼变的?陈回答:鸡也是吃小鱼长大的,彭再也不吃了,说陈庚乱弹琴。六,他被捕后,蒋介石亲自去看他,第一句就说陈瘦了,陈赓回答:我瘦说明天下肥,而你作为领袖,你瘦,说明天下更瘦。没办法,拉不回来,蒋只好放了他。七,大革命时期,在武汉与王根英一见钟情,就立马写信:根英,我爱你,我现在正式向你求婚,根英没卖帐,竞将信贴在墙上。事后,陈赓说,谁能做通根英的工作,我磕三个响头。周恩来和邓颖超见此情况并做工作,他俩才结婚,可惜抗战时期,在日军扫荡时光荣牺牲。
叶剑英的家人:
叶帅是孙中山的护卫,蒋介石的爱将,毛泽东的救命恩人,又是把邓小平推上大时代舞台的有力支持者。过去有人称他为参座,也有人称他为儒将,但他的家里成员也能成为一部小党史。儿子叶选平,全国政协副主席,夫人吴小兰,她爷爷吴玉章(五老之一),女儿叶楚梅,她丈夫邹家华,女儿叶向真,丈夫罗丹(外公叫钱壮飞),女儿叶文珊,丈夫余方方(余秋里的儿子),孙女叶静子,丈夫王京阳(王震的儿子),侄子叶选基,夫人吕彤宠(吕正操的女儿)。
改变国家命运的元帅叶剑英:
毛泽东评价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评价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进过云南讲武堂,当过黄埔军校的老师,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广州起义,留过洋。在中央苏区担任过红军军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长征期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后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左权副参谋长),在重庆协助周恩来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救过许多革命同志,团结了一大批国民党高官,许多国民党将领不仅在黄埔听过他的课(很有威望的教官之一),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他主讲的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反响很大。尤其是林彪叛逃事件后,他长期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粉碎四人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他,叶挺和贺龙就会被汪精卫加害,也就没有了南昌八一起义,没有他的告密,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加害党中央的阴谋就会得成,同样,没有他,文化大革命就很难结束。所以说,他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一位伟大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