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 立足村情创佳绩——记“新时代赣鄱先锋”余昌盛
近日,我市一批同志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新时代赣鄱先锋”学习宣传对象。他们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的杰出代表,为新时代的奋斗者确立了学习榜样、树起了价值标杆、注入了精神力量。
《瓷都组工》推出“‘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示”专栏,集中展示“新时代赣鄱先锋”的风采,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标先进典型,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本期为大家带来“新时代赣鄱先锋”浮梁县歭滩镇清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昌盛的故事,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他的先进事迹。
一心为民 立足村情创佳绩
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余昌盛是这里的守护者,守护着清溪村这“一亩三分地”。他立足村情,心系群众,全心全意谋发展。
他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清溪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使百姓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是余昌盛工作的重心。近年来,他结合本地生态资源优势,以林地入股、项目资金参股、土地分租的方式,成功引进了碧水昌茗茶叶公司、浙江中绿集团、深圳伦丰公司,开发建设了500余亩茶园、300余亩高产油茶、200余亩苗木及180余亩蔬菜和果园,带动当地劳动就业200余人,每年增加劳务收入2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近20万元。
他积极利用本村红色资源,充分发挥背靠程家山烈士纪念馆优势,以皖赣边区八县大会旧址及曲滩红军医院为切入点,新建红军纪念广场、红色森林公园,打造红色精品研学路线,将清溪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清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红军纪念广场自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共接待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等1300余人次。
他乐于解决民生难事要事
“余书记人很好!我们村子的变化离不开他的付出,你看看现在村子多漂亮!”说起清溪村的变化,村民们对余昌盛赞不绝口,虽然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但余昌盛觉得这是对他最高的褒奖,因为这是来自群众的肯定。
受地理环境影响,村民饮用水来源是山泉水,存在管网老化、饮水卫生等问题,极大影响了村民日常生活。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他多次与城建、水利等相关部门沟通,请有关人员深入现场开展调研、勘探水源、监测水质,对当地用水情况进行摸排,因地制宜制定解决方案。2020年,陆续对陈方、康家、力村、曲潭等村小组的自来水管网进行大改造,与县自来水公司管网连接,让200余户村民喝上放心干净的自来水,极大保障了村民饮用水卫生和安全。
为方便村民出行,他协调相关部门为曲滩新建了一条3公里机耕道,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为使村中夜间明亮,他在江峰、金家、胡家、清溪四个中心村移民安置点安装路灯100余盏;为方便村民洗衣,他在清溪村、胡家村修建洗衣码头……在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期,他进村入户,为群众答疑解惑,近700名移民顺利搬迁到位,无一人因搬迁出现矛盾上访。他常常说,“心系村民”加上十分的“细致耐心”才有一百分的“工作效果”,这是他的为民理念。
他努力筑牢群众安全防线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清溪村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接到防控指令开始,余昌盛就没有停止过忙碌,他带着村“两委”成员迎难而上,火速投入“战疫”。从黎明坚守至黑夜,昼夜不停保障村庄的安稳,他带领村干部上户发放口罩、进行防疫宣传,并设立卡点,一杯开水、一炉炭火、一桶泡面,寒风中他守护着整个村庄祥和的新年。清溪村以“零确诊、零疑似、零输入”的成绩荣获浮梁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同年,清溪村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洪灾,余昌盛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坚守在抗洪一线,冒着大雨,踩着泥泞涉水前行,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他带领清溪村党员与时间赛跑,积极落实抗洪抢险要求,严密部署、科学应对、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转移群众86户167人,无一人伤亡。在这场防汛斗争中,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筑牢防汛第一线,守卫群众生命线”。
如今这个偏僻的小乡村,道路通了、房子新了、环境美了、游客多了,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踏上平坦的康庄大道,望着希望的山间田野,余昌盛的信念无比坚定,他将始终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带领村民走向更加美好富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