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7月26日
《老方说党史》灯笼照着红军长征:在整个长征路上,在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的领导下,军委二局共破译国民党各类口令860条〈种〉,毛泽东说:"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赢得了,这个玻璃杯就是破译敌人密码工作",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更不用说能顺利到达陕北。当红军准备过乌江时,二局从无线电侦察中得知,有中央军六个师在乌江附近,我们就假冒蒋介石给周浑元、吴奇伟发电,命令他们离开乌江(蒋介石至死也不知道),当蒋介石企图在云南围堵红军时,我们又提前北渡金沙江,蒋又想在大渡河围歼红军时,红军抢先渡过大渡河、飞夺沪定桥,并顺利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当红军准备在川陕建立根据地时,又得知胡宗南、薛岳兵团向我方靠拢,红军只好改走草地进入甘南。所以毛泽东曾说过:二局是黑夜走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注"译电"是已经掌握了密码本,再将加密电报翻译出来,而破译则是不掌握密码本,靠技术、智慧、经验、毅力推测出对方的密码本,这就非常难了。曹祥仁破泽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可惜他61岁就去世了。我军的密码本是周恩来夫妇共同编制的,既简单,又好用,国民党无法破译出来。《老方说党史》开国大将张云逸:他从不宣扬自己,总是默默地贡献,他既是一个好主角,又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合作,有大海容人之量,高上似止之德。他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差一点成了黄花岗七十三位烈士),在陈炯明手下当过营长,在许崇智部任过旅长,在开国十大将中,他最早担任红军军长,建国后拿元帅工资。抗战时期,叶挺当了三年的军长,皖南事变后,在陈毅代理军长期间,大多数时间是他主持新四军的全面工作(陈毅在延安三年),特别是淮海战役,是他组织百万民工支援前线,才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今天讲讲张云逸几个故事。故事一: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遣送欧洲考察,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准备请缨杀敌,经
过香港时,张云逸主动找到他,叫他一定要汲取张学良的教训,诤劝他,一定不要相信蒋介石,并愿意安排他去延安,可他不听,结果一到长沙,就被戴笠拿下。故事二: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蒋介石希望国民党人来当军长,周恩来坚决不同意,怎么办?张云逸说叶挺最合适(他脱党好多年),并愿意亲自去澳门,敦请叶挺回国任军长。故事三:1942年,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兼淮南军区司令时,部队已发展到4万余人,当时有枪无弹,有人无粮现象非常严重,怎么办?一是建兵工厂,当年就能生产60万子弹;二是建烟厂,生产的飞马牌香烟,不仅可以自给,还可以换取大量的粮食。全国解放后,他与同为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少将肖劲光开玩笑说:"你我打了上百仗,从少将到大将,都只升了三级啊。"肖劲光说:"幸亏我们跟了共产党,在蒋介石那边,陈诚当上"副总统",也只能在小岛上蹦跶,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