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7月30日
《老方说党史》劭式平为什么支持张国焘?一,俩人都是江西人,而且见过面,熟悉;二,张的弟弟张国庶当过江西省委书记,曾给予根据地很大支持和帮助;三是张国焘答应劭,说今后让他回赣东北,为方志敏及家乡的人民报仇;四,对执行王明路线的博古等人意见很大,感到张国焘能力比他们强;五,由于自己不在高层,对中央北上政策不了解,于是支持了张国焘的南下方针《老方说党史》江西人的骄傲:记浮梁县委书记兼景德镇市委书记,江西首任省长劭式平。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有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那就是方志敏、劭式平、黄道。有人说,上有朱毛,下有方劭,可惜,三人中有二位牺牲,不然的话,江西的名气会更大,发展速度会更快。今天,我重点介绍一下劭式平。在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建和发展上,他功不可没,为革命,他全家牺牲了十五位亲人,第四次"反围剿"时,他与周建屏带领红十军参战,担任过二届中央苏维埃政府委员,后随中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得知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方志敏被俘),向博古、张闻天、凯丰等人提出,想回赣东北重整旗鼓,重新拉起一支队伍,遭博古等人反对,并受降职处分(分到红五军团任部长)。后支持
张国焘南下,当黄超、李特他们说毛泽东、周恩来北上是逃跑主义时,李特被邵式平恕揍一拳,正是这打抱不平的一拳,在延安的他,虽然虎落平阳,处境艰难,但有毛主席发话,总算过关。特别是江西解放后,安排谁来当江西党政军的领导,中央组织部给出了一份名单让毛泽东来决定(饶濑石、曾山、舒同、陈正人、陈奇涵、肖华、李井泉、邵式平、赖传珠,共九人,全是江西老俵。最后,毛泽东决定让陈正人为省委第一书记、邵式平为省人民政府主席(后改为省长),陈奇涵为江西军区首任司令。邵式平担任省长,是让他有一个过渡期,可1952年陈正人调走后,他宁愿当二把手,推荐杨尚奎为省委第一书记。在劭式平任省长的十多年时间里,有许多故事,我就不讲了。《老方说党史》西北革命根据地:在人们的印象中,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人都多,因为它是红军的落脚点,又是红军抗日的出发点,但西北革命根据地才是最大的一快根据地,它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二大块组成。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边地区活跃着一支游击队,在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吴岱锋、阎红彦的领导下,组建了红26军(只有一个团),根据地归陕西省委管,刘志丹任军长,省委书记杜衡任军政委兼二团政委(后叛变),由于杜衡执行王明左倾路线,把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打压下去,安排只是班长的王世泰任团长,部队损失很大,后来汪锋接任军政委后,情况有所改观,部队发展到5个团,三千多人(改为42师)。而陕北革命根据地,它受中央驻北方代表领导,在马明方、贺晋年、崔田民的领导下,也成立了红27军(下面管二个团)。二大根据地于1935年2月在刘志丹指挥和努力下,才达到苏区与军队的统一。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把红25军、红26军、红27军改编成红十五军团。明天我来讲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