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11月19日
陈布雷之死:
1948年11月14日《中央日报》第二版登载了一条新闻:陈布雷氏昨日心脏病逝世,总统夫妇亲往吊唁明大殓。11月16日,公祭陈布雷,灵堂高悬蒋介石亲题横匾"当代完人"。副总统李宗仁以及宋美龄、于佑任、张群、孙科等高层人士参加了祭礼。丧事正在办理,南京就消息满城:陈布雷不是死于心脏病,而是吞服大量安眼药自杀。那他为什么自杀?一,他作为国民党第一支笔,又是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党部的秘书长,对蒋介石的"知遇之恩",确实铭记不忘,但自从抗战胜利后,他察觉国民党的政治黑暗、官吏腐败、丧失民心,面对现实,特别是辽沈战役结束(东北丢失)和徐蚌会战的开始,他对军队彻底绝望了;二,当国民政府经济面临崩溃时,他嘱咐在上海的夫人王允默说:"我家的金器、银元,可以整理出来,去兑换金圆券。"可不出两个月,上海的物价上涨十七倍多,陈夫人兑换所得成了一堆废纸(金圆券的崩溃比法币还要快,原规定发行二十亿,可半年多时间发行总额高达八十万亿元),陈布雷成了一个无产阶级,对政府绝望了;三,仅存一丝希望的他最后一次去总统府,建议由蒋介石出面,要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兄弟和宋美龄,拿出五亿美元,用于国家。蒋介石闻言,脸色陡变,一改礼贤下士之态,朝陈布雷脸上猛击一掌,这一掌打掉了二十多年的君臣感情,也打掉了他对蒋介石的迷信和幻想。陈布雷有两个小孩在抗战时参军,他女儿陈琏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丈夫袁水熙也是共产党员),陈布雷自杀前告诉女儿:"唉!气数已尽。我一生最大的错误是从政,于今悔之晚矣!"。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淮海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徐州剿总的55.5万军队被我军歼灭,蒋介石赖以生存的五大主力全部覆灭……当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歼,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歼灭,杜聿明三十万大军在陈官庄也陷入重围时,国民党方面已经到了兵力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里,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国民党方面败局已定,但蒋介石仍妄想通过武汉增兵来扭转局势。淮海战役爆发之前,白崇禧曾向蒋介石建议,把徐州和华中两个剿总合并,集中兵力应付决战,但当时蒋介石却担心白崇禧有意揽权而没有同意。华中剿总司令部设在武汉(总司令白崇禧),有张淦的三兵团(李本一的第7军、张文鸿的第48军、鲁道源的第58军),有黄维的十二兵团(第10、18、85军,后增加第14军),有宋希谦的十四兵团(杨干才的第20军、李勃的第28军),以及第五、第十三、第十六绥靖区,总兵力35万余人,分布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平汉铁路沿线上(黄维兵团调走后,剩下2O多万兵力)。当国民党在淮海战役节节败退,兵力损失惨重时,白崇禧和李宗仁商议,决定坐看蒋介石在军事上的失利,然后逼其下台。当蒋介石向白崇禧请求增援时,白却按兵不动,就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宋希谦兵团,他也扣押不放。可是,当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时,随着我军大举南下发动渡江战役并成功解放南京时,白崇禧也不得不放弃武汉,把部队撤退到广西老巢,最终他手下的2O万军队(包括余汉谋部队)在广西战役中被我军歼灭17.3万余人(2万余人逃到越南)。从此,统治广西25年、在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坚决反共的国民党新桂系覆没了。
最牛的战犯文强(1907一200O年):
他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代,是毛泽东的舅表兄弟(姑母文七妹是毛泽东的母亲),在黄埔四期的同学有林彪、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李大钊的侄子李运昌,段德昌、曾中生、刘志丹,又是周恩来介绍入党的。他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当过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当时毛泽东的中央苏区只有21个县,他管23个县,是最大的一块根据地),1931年文强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后被营救出来,但归来后,他成了置疑目标,组织上给了他一个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一气之下,他独自一人去上海找周恩来,未找到,只好回到长沙。1935年,他找到黄埔同学廖宗泽(己脱党,后任军统少将处长,是他亲自签发杀害江竹荺的密裁令),是廖宗泽把他引见给戴笠,让文强加入了军统。抗战时,周恩来要他归队,但春风得意的他给予回绝。1948年9月,文强出任徐州"剿总"中将副参谋长,淮海战役被我军抓获,变成了战犯。在监狱里,他始终不肯写悔过书,理由是: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泽东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级,周恩来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彪是我部下(当过林彪的班长),刘少奇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没有把我教育好,要写悔过书,应该让他们写,我不写!由于不肯改过,在牢里坐了二十六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释放,却因祸得福逃过"文革"一劫。
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
黄埔系中有三大派系,那就是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汤恩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参加过台儿庄大捷和武汉会战,是一个四面楚歌性的人物:一,日本人恨他。由于他对日作战有功,华北日军对他衔恨甚深,以汤恩伯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1954年他去日本医治胃病时,被日本医生谋杀;二,河南人民恨他。抗战时期,由于所部在河南军纪败坏,乱征收粮饷,出现了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汤指汤恩伯);三,共产党恨他。1934年11月,汤恩伯亲自指挥陈大庆旅率先突入中央苏区首都瑞金。解放战争时期,又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渡江战役时,他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兵力达35万),奉蒋介石之命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其主力在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被我军歼灭;四,国民党内部讨厌他。他效忠蒋介石,但他吃空额,盗卖军用汽油等行为,国民党内部意见很大(李宗仁和吴国桢回忆录都有记录),特别是浙江省长陈仪(他的恩师)想策反他(投共)时,被汤恩伯告发,当陈仪在台湾被蒋介石枪杀后,他背下了卖师求荣的骂名。另外,蒋介石有四个老婆(毛福美、姚治诚、陈洁如、宋美龄),其中陈洁如之女陈瑶光嫁给国民党少将陆久之(中共地下党员),由于陆久之的父亲陆翰(任军法处长)曾帮助过汤恩伯,抗战胜利后,汤恩伯把陆久之留在身边工作,从此他屡战屡败,孟良崮战役后,他受到撤职查办的处分。
毛泽东眼中的洋人:
在我们党内,有许多人留过洋,但毛泽东不仅没出过国,连飞机都很少坐(重庆谈判坐过),可他对待外国人,却有自己的原则。民国以来,从袁大总统开始,中经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直至蒋大总统,没有一个不怕洋人的,没有一个不是看洋人的眼色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的;只有毛泽东,既不怕共产主义世界的"通天教主"斯大林,又不怕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执牛耳的杜鲁门,他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推进中国的革命事业,在洋人面前没有奴颜和娟骨,毛泽东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极大尊敬。在王明失势,毛泽东被拥戴为共产党领袖后,斯大林认为毛泽东不是正牌的共产党而不予支持。在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与斯大林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斯大林用不支持中共、不支持毛泽东,而支持中国国民政府、支持蒋介石的保证,换取了在满洲的特权。1946年斯大林邀请蒋介石访苏,蒋向苏驻华大使罗申表示接受邀请,斯大林知道后派一架专机到乌鲁木齐迎蒋。可蒋怕得罪美国又取消了这次访问。对于蒋的背信,斯大林非常生气,他命令所有苏联在中国的外交官和领事今后均采取与中国国民政府不合作的态度。辽沈战役后,蒋介石丢了东北,想请斯大林压中共,斯大林的回答是:"蒋介石是个不诚实的人,不要理睬蒋的请求。“眼看毛泽东将要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中国的政策。如何看待毛泽东,许多外国政治家说他是巨人中的巨人,是千年难遇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