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11月26日
周恩来意外受伤:
很小的时候进电影院,当时放电影前总要放一个新闻片,可每次见到周总理会见外宾时,右臂总是弯曲着,这是为什么?
1939年6月,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制造了"河北冲突"和"平江惨案"等较大的反共摩擦事件,周恩来不得不从重庆返回延安,同党中央、毛泽东商量解决反共摩擦的具体办法。有一天,毛主席忽然接到两个请柬:一个是延安马列学院,一个是中央党校,都是请主席去作毕业报告的。主席就对周恩来说:"恩来,你从大后方回来,外边的形势大家都想知道,你帮我去一个吧。我到马列学院,你去党校。要不,我一个人,怎好去两家呢?"周恩来同意了。江青也在场,她就说:"让我也去听听。"主席瞪了她一眼:"你现在还不够格(指团级以上)。"江青娇嗔地说:"人家去学习学习吧。"主席有点不耐烦地摆摆手:"好,那你和副主席去吧。"
去中央党校要过延河,周恩来骑着大青马在前,江青骑着警卫参谋蒋泽民的马在后。可江青突然心血来潮,她两腿使劲一夹,杨起鞭子对着坐马就是一鞭,结果她的马跑上了前,惊动了附近人家的一条狗,迎着马“汪、汪、汪"地大叫着跑过来,江青顿时吓得手足无措,猛地一勒马,跟在后面的周恩来怕把江青撞下马,连忙急拉缰绳,在紧急避让中摔了下来。结果折断了右臂。
党中央决定让周恩来去苏联治疗。周恩来因为还担任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职务,他还得向部长陈诚请假。当时陈诚也很关心这事,特地从重庆派了一架飞机到延安。
1939年8月,周恩来去苏联疗伤,同机去苏联的还有邓颖超、王稼祥、陈昌浩、李德(共产国际的代表)、孙维世(孙炳文的女儿,是周、邓抚养长大的烈士子女)。飞到兰州时,周恩来为了开展抗日统战工作,拜会了国民党甘肃省主席朱绍良。飞到新疆迪化时,又会见了各方面人士(包括盛世才〉。
1940年3月,周恩来治好了伤,与他同机回国的有任弼时和他的夫人陈琮英,有邓颖超、蔡畅、陈郁。由于苏联的飞机大,延安机场不好降落,只能飞到兰州。从兰州到延安全得乘车走,周恩来怕沿途出现麻烦,就借了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的专车,结果一路上通行无阻。
注: 伤是治好了,但周恩来的右臂只能伸展40度到60度,效果不是很好,但为了革命事业,他只好提前回国。
毛泽东在西柏坡:
1948年5月27日至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在西柏坡整整工作了十个月,这是他最忙、最紧张、最辉煌的日子。
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不仅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三大战役的全过程,而且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
毛泽东在三大战役中的战略眼光。在辽沈战役中,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原则,否则,敌军很可能就会伺机转向华北、华中战场。实践证明,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完全实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解放了东北全境,并为解放平津和全华北创造了条件。在淮海战役前,由于辽沈战役已结束,毛泽东立即把"小淮海"变成"大淮海",毛泽东高兴地说:"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里大定,即全国局里亦可基本上解决。"而平津战役最关键的是如何稳住傅作义集团,为将其就地歼灭,应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术原则,把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这就是"天津方式"(打)、"北平方式“(谈)和后来实行的"绥远方式"三种形式,这对进一步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毛泽东的预言。列宁曾经说过: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人们亲眼看到,蒋介石一次又一次地预言"三个月到五个月""半年之内"要消灭共军"等等,最后却变成了昏话而破产(有时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但毛泽东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判断上的。1948年9月,毛泽东预言用5年时间打倒蒋介石(指1946至1951),但前提是:一是不能爆发世界战争;二是不出现大的旱灾;三是不发生重大的指挥失误。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五年左右根本打倒国民党。可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仅仅过了三个月,毛泽东很自信地说:"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今后的任务。要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当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是大批干部从哪里来?毛泽东说:一是吸收知识分子特别是有知识有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及职员加入革命队伍;二是准备干部不仅要依靠老解放区,还必须注意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中吸收干部(在接收城市的工作中,白区地下党的同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三是必须准备把二百一十万野战军全部地化为工作队,必须把他们看成一个巨大的干部学校。
杨成武到西柏坡受命:
西柏坡,这个载入中国人民革命史册的地方,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90余公里,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村。1947年春天,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首先来到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底,毛主席、周副主席以及中央直属机关,从陕北出发,经晋绥、晋察冀,辗转千里,最后在这里安下了大本营,指挥全国战略决战。
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中央军委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将东北敌人全歼在东北境内,迅速解放全东北。
毛泽东把杨成武找去,任务是准备配合东北进攻锦州,要杨成武的部队组成第三兵团,把华北的敌人拖住,不让它出关,否则东北作战会受影响。
毛泽东告诉杨成武:现在徐向前、周士第的第一兵团仍在山西作战,对付阎锡山;杨得志、罗瑞卿的第二兵团在北平、张家口周边行动,出击冀东、承德、北平线配合东北作战;而你们第三兵团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绥远为傅作义所必救。你们把傅部的主力拉住在平绥线,调动他们向归绥转移,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
毛泽东又说:你们出兵绥靖,困难是很多的!一是群众工作不好做,因为绥远是傅作义的老窝,他在那里经营了20来年,他们的欺骗宣传,使群众对共产党、解放军还不太了解,所以很难站稳脚;二是供给支前困难;三是作战可能不顺手。为此,中央决定:一,调李井泉担任兵团的政治委员;二,给你们三兵团10万现洋,让他们背着,揭不开锅的时候,就用它买粮食(现大洋在绥远很管用),另外加拔你们一批布匹,以备饿肚子的时候换粮食吃;三,组建地方工作团,人员要多,(几百人以上),让他们去组织群众,组织人民政府,组织人民团体,做宣传工作,帮助解放军的前线作战。尤其要注意群众纪律,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兵团的行为,使傅作义大为震恐。他看到后院起火,便慌慌张张令他驻扎在北平、张家口嫡系部队约十个师旅星夜西援。这样,中央军委、毛主席关于拉住傅部主力,不使其出关的战略意图终于实现了!保证了东北我军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并为平津战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这又一次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指导革命战争,克敌制胜的法宝。
平津战役的战争背景:
在开战之前,辽沈战役已结束,但傅作义认为东北野战军需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关。而蒋介石认为,丢了东北,华北孤危,要傅作义放弃北平、天津等地,率部南撤,以确保长江防线或加强淮海战场。但傅作义的根基在绥远地区,怕被蒋介石嫡系吞并,故不愿南撤。傅作义曾考虑西逃绥远,但又怕西逃后势孤力单难以生存,难下决心。
毛泽东当时形容敌人已是"惊弓之鸟",他巧妙地布下了天罗地网,使这只"惊弓之鸟"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灭顶之灾。一,命令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暂时停止进攻太原,让傅作义不会立即感到太孤立;二,命令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采取围而不打,使傅作义认为江北还存在安全;三,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结束休整,隐蔽入关,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防止敌军从海路逃走;四,命令华北第三兵团离开归绥,迅速包围张家口、宣化诸点,吸引东面之敌西援。
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完全实现后,以蒋系的3个兵团8个军在廊坊、天津、塘沽、唐山一线也就无法南撤。以傅系的4个军(袁朴的第16军、安春山的第104军、郭景云的第35军、袁庆荣的第105军)想从北平、宣化、张家口、张北一线西撤的路被我军完全卡死了。此时,傅作义面临被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我军已胜券在握,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我军手中。
附国民党兵团司令及蒋系各军军长名单:第四兵团司令李文,第9兵团司令石觉,第17兵团司令候镜如,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蒋系八个军长:94军长是郑庭锋,62军长林伟俦,92军长是黄翔,31军长是廖慷,13军长是骆振韶,86军长是刘云翰,87军长是段沄,101军长是李士林。
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
1974年4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傅作义出生在山西,是一名爱国抗日将领,同时又是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他15岁入太原陆军小学,16岁参加辛亥革命,20岁到保定军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在阎锡山晋绥军中担任过团长、师长,并参加北伐。后任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中原大战失败后,进驻绥远,并担任晋绥军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与八路军120师建立联防,并通过关向应、甘泗淇的帮助,延安陕北公学和抗大向他的35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员,使傅部的抗日力量得到充实。同时,他学八路军,在部队建立政治工作委员会,各级相应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其中许多负责人由延安派遣的干部担任,显示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气氛。阎锡山知道后,称35军已成为"七路半了“
在八年抗战期间,他多次拜会过毛泽东,毛泽东也赠送过他许多政治书籍。他对周恩来十分信服,同王若飞、南汉宸、程子华等结为知友。
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司令。他曾率领11个军7万余人占领张家口,受到蒋介石的特别嘉奖。他曾想突袭西柏坡,但被我军提前发觉而未成。他派人与我党谈判时,延安把他列为第31名战犯(他当时非常生气,但我党的用意是保护他)。
傅作义对我党的贡献有三:一,他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老的北京得以完好地保存,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在他的努力下,又促成了董其武在绥远的起义;二,蒋介石命令他率部队南撤,他拒不执行,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减轻了压力;三,他担任水利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