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11月14日
国民党第74军(整编74师):
本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抗战时期,打出了军威,作出了贡献。内战时,被称为御林军、天下第一军,人员的素质,武器的配备在国内都是第一流的,但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全歼。1937年组建74军时,下辖两个师(51师、58师),二年后又把陈调元的57师纳入。历任军长分别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和重建后的邱维达(此军的51师师长李天霞由于没当上该军军长,在孟良崮战役中有见死不救之疑)。本文介绍一下该军的一些具体情况:一,内战时,整编74师从苏北、苏中,一直攻到山东,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二,红十军团就是被这支部队的前身(中央补充第一旅)打垮的,为了给方志敏、寻淮洲报仇,粟裕几次想集中兵力消灭它,可一直没找到机会;三,该军原设政治部,主任为少将,师以下设新闻处、新闻室、训导室,也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四,成立督战队。团由特务排负责,一个排不愿作战,连长就用另二个排去解决,班长掌握机枪,副班长带队冲锋,如后退,班长可以用机枪扫射;五,战时,团以下主官有对副团长以下先斩后奏权力;六,从师到连,成立"精神小组",由上一级选定,对怕死、临阵不前的,可以当场枪杀;七,内战前,改为整编师,下辖三个整编旅。每旅有三个团,但孟良崮战役时有二个团未到位。重建整编74师时,这两个团为骨干,但战斗力明显下降。
蒋介石苦日子来了:
一,当国防部把内战八个月战况报给他时,他一脸不高兴,因为他的国军力量被一点点消失(已损失71万);二,1947年2月26日,他在俞济时陪同下,飞往济南,一见王耀武就骂:你为什么叫李仙洲撤?如果坚守莱芜,至少不会败得如此惨!你怎么派李仙洲去指挥?难道就没有将才了吗?你的12军回来没有?赶快抓紧布暑济南东南方向的防务,如果济南再丢,你王耀武就不要再来见我(这是蒋王两人的最后一面,一年多后,王耀武成了我军的俘虏);三,把徐州绥靖公暑、郑州绥靖公暑(抗战时的战区)同时撤销,成立由陆军总司令兼任的郑州指挥所;四,连续召开几次会议,对今后的作战作如下调整:一是把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进攻。在东北、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等战场取守势,抽调兵力对山东和陕北战场实施重点进攻(把武汉的整编第9师、华中的第7军和冀鲁豫战场的王敬久4个军(第5、72、75、85)调往山东;二是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新作战方针;三是其进攻部署是:以7个整编师约20万兵力负责守备和策应,以汤恩伯的一兵团、王敬久的二兵团、欧震的三兵团约26万兵力分三路,准备在沂蒙地区与我华东野战军决战(想雄师北指、气吞沂蒙)。注:蒋介石又用错了人。薛岳能打,陈诚也还可以,可顾祝同的军事能力很一般〈狮子走了,老虎来了,现在狗来指挥,只会叫,不会咬人。淮海战役时,又让刘峙这头猪来指挥,蒋介石在大陆的日子再也无法过了,失败是必然的)。
华东军区:
1947年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把华中军区和山东军区(兼新四军军部)合并组成华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饶濑石〈华东局书记)任政委,张云逸任副司令,黎玉任副政委,陈士榘任参谋长,舒同任主任。下辖鲁中军区(王建安),胶东军区(许世友),渤海军区(袁也烈、宋时轮),鲁南军区(傅秋涛),华中军区(姬鹏飞),苏北军区(陈庆先)及滨海军分区(谷牧),东江纵队(曾生、雷经天)和华东军政大学,总兵力30万。如果说,野战军负责打仗,那么军区主要任务是建设。这种体制,优势体现在哪里?一,野战军的兵员主要靠军区及地方部队来征集和补充,山东的人民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二,华东军区下辖的二级军区随时可加入华野的队伍。像鲁中军区编入华野的第8纵队(王建安任司令),胶东军区编入第9纵队(许世友任司令),渤海军区编入第10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只要华野需要,军区绝对给予支持;三,野战军打仗,是需要民工和后勤保障的,许多大仗,华东军区都动员了几十万民工支前,特别是淮海战役,出动民工高达543万,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所以说,军区的动员,人民的支援,确实功不可抹。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从另外方面来讲,华野所取得的胜利,真正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
陈毅元帅的风范: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及诗人陈毅同志,他的一生风风雨雨,是个传奇式的伟人。一,他的人生经历很传奇。他留过洋(在法国勤工俭学,于1923年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入党,党内资格比较老。回国后进黄埔军校任武汉分校党的书记,南昌起义后率部参加湘南起义(团以上干部只剩下朱德、陈毅和王尔琢三人)。在井冈山时期,他成了"朱、毛"后的第三号人物(曾一度取代过毛泽东任前委书记)。二,十大元帅唯一没参加长征的他,却五次遇险。一是转移途中遇敌,钻进路边水沟芦苇丛中得以脱险;二是叛徒引敌军进山搜剿,哨兵鸣枪报警得以安全转移;三是被敌军重兵围困在梅山岩洞中20多天,"西安事变"才解了围(当时洞中还有项英、杨尚奎、陈丕显);四是受骗进大余县城与"中共代表"接头,机智逃脱;五是下山找谭余保(湘赣省委书记)传达国共联合抗日,被误认作叛徒,险遭自己人枪杀;三,皖南事变后,他是新四军代军长,可代政委的饶漱石借延安整风运动,想挤走陈毅,向党中央罗列了他十大错误,史称"黄花塘事件",当两位主官矛盾公开化后,毛泽东把他暂调延安去学习,比较妥善处理了这件事;四,他不仅诗写的好,统战工作做得不错,而且口才更好。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即使他低头看稿纸,也是白纸一张,用他的话来讲: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五,他最大的特点是会用人。抗战时期,北靠叶飞(江北),南靠谭震林(江南),而解放战争时期,他北靠许世友(内线兵团),南靠粟裕(外线兵团)。毛泽东曾说过:大凡用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才御才",粟裕属这种(像韩信)另一种"以德御才",陈毅属这种(像刘邦);六,蒋介石到台湾后,最想杀的人就是陈毅。从1949年5月到1953年底,在陈毅任上海市长期间,蒋介石以暗杀陈毅为目标的有8件,其中派杀手刘全德去,被蒋介石认为是非常有把握的事,因为刘早年加入共产党,做过地下党锄奸保卫工作,又在陈毅身边工作过,可他一到上海,就被杨帆(上海公安局长)抓获。后又安排轻功过人的特工朱山猿去,结果也是有去无回。
陈毅的爱情故事:
一,1930年陈毅任红22军军长时,在江西信丰娶了19岁女学生肖菊英。次年,陈毅要去开"肃反"会(当时到处抓AB团,许多人去后就回不来),临行前,他告诉妻子,说假如我今晚回不来,你明早就离开这里,走得越远越好。可是肃反过关的他归途遇白匪袭击,马死了,他却奇迹般活了下事。他步行绕路往家奔时,妻子认为丈夫已死,跳井殉情了;二,1932年,经李富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和夫人蔡畅介绍,与18岁的兴国女红军赖月明结婚。红军长征时,他俩留下,转移时,她被捕跳崖自尽;三,抗战时期,陈毅看重一位女共产党员胡兰畦并订婚,但项英不同意(主要怕暴露她共产党员的身份)。在国民党的女性当中,她进过黄埔军校,1930年经成仿吾介绍入党,又是女性中七名将军之一(包括宋美龄等),连蒋介石都很看好她,可惜陈毅未能与她成婚;四,1940年陈毅与18岁的张茜结婚,感情一直很好,但建国后两人也闹过矛盾。陈毅喜欢下棋,经常在别处下到半夜才回家,张茜一气之下告到周恩来那里,周恩来告诉她,说陈毅我是了解的,管他要讲究一个方法,太松不行,太紧也不行,就像放风筝一样,太松,它会飞的很高,太紧,又会断线。你要给他订个规定,允许他一星期只能出去下两次棋,多了,你再来找我……后来他俩都得了癌症,张茜忍着痛一直坚守在陈毅身旁,直到他逝世(陈毅查出肠道癌,在301医院动手术前,总后勤部长邱会作说他是阑尾炎,结果军医按指示错开了一刀,等吴阶平帮他复查时发现癌已转移)。当毛泽东知道陈毅逝世后,亲自参加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