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微党课11月16日
内战两年的战报(1946.7至1947.6):
内战暴发前,国民党军队有430万,其中正规军200万、后勤部队100万、地方部队75万、空军16万、海军3万、特种部队36万(包括军统、中统、警察等)。第一年(1946.7至1947.6)歼敌112万,第二年(1947.7至1948.6)歼敌152万,二年来共歼敌264万,再加上逃亡45万,共计309万。国民党在这二年当中,共补充244万,到1948年6月底,国军现有军队365万(一线只有170万)。我军通过二年的作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军队的人数从127万增加到280万,解放区面积占全国百分之二十五,人口(一亿六千八百万)占百分之三十五,一亿农民分到了土地,一百六十万农民参军。今后的任务:一,加快培养3万至4万的低、中、高级干部(补充到部队,特别是新接管的城市,让他们尽快学会城市和经济的管理);二,对各战区,要求他们每年必须歼敌一百个旅左右;三,解决战争补给的问题。一是打到国统区去,从国民党统治区去解决战争所需物资;二是着眼于老解放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四,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把新老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团结在我党的周围。
围城打援,解放济南: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按党中央"攻济打援"的指示,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副司令王建安指挥下进行济南战役。济南是山东省的第一个大城市(人口有70万),位于津浦线和胶济线的交叉点上,是敌人在山东的军事指挥中心。为了执行党中央关于夺取济南的一系列指示(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华东我军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钟期光向山东军区提出了夺取济南的详细计划(毛泽东表示完全同意),也就是由许世友指挥的十四万人组成攻城集团,由粟裕指挥的十八万参战人员组成打援集团。在我军对济南发动进攻时,邱清泉率第二兵团从鲁西南出动,遭我军阻援部队打击后,被迫缩了回去。黄百韬的七兵团和李弥的十三兵团正在组织兵力,还未出功,济南即被我军占领。整个济南守敌共十一万兵力(三个整编师、五个保安旅),我军先用炮火控制了飞机场,再通过我地下工作者的策动,敌主力第九十六军军长率整编八十四师二万余人举行战场起义,我军乘此缺口(城西)向市内涌进。整个战役历时八天八夜的作战,俘获王耀武等以下高级将领二十三名,歼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的)。战役结束后,我华北和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我军进行淮海战役创造了大规模歼敌的条件。假如蒋介石听了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关于"退出济南,把军队撤至徐州"的建议,事情就不是这样了。
济南战役的意义:
毛泽东曾说过:八天解放济南,打得那么迅速、彻底,天下恐怕只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我本人,一个是蒋介石。陈诚也曾说过:济南战役开战前,国共双方胜算不定,济南一失,国军从此就被动了。而美联社发表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此,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拦了。的确,济南战役标志着我军大反攻的到来,是二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最严重的打击之一,也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综合上述,意义有四:一,济南拿下后,荷泽、临沂、烟台等守敌,慑于我军声威,纷纷弃城逃窜,山东境内除青岛等少数据点外,其余都获解放;二,济南失守后,国军的士气崩溃了。十多万兵力守不住济南,那其它守城敌军自知未日将至,就连徐州三十万大军在淮海战役中也不敢守城而逃之夭夭;三,为淮海战役、辽阳战役打下了基础。如果拿不下济南,华野就很难下决心去打黄百韬,如果济南打不下来,林彪也很难下决心打锦州(一方面给了林彪的勇气,另一方面傅作义大量增援锦州,怕粟裕出兵去打他,大大减轻了林彪的压力);四,此战后,国民党高级将领压气不足。内战初,国军敢一个师(或一个军)孤军深入,孟良崮战役歼王牌师后,他们改成一个兵团统一行动,结果豫东战役歼区寿年一个兵团9万余人,使他们三个整编师挤在一块都感觉不安全,这就预示蒋介石离彻底垮台不远了!怪不得在东北南满吃紧时,林彪想让党中央调许世友去任南满军区的司令。
历史上的今天: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在香港成立,选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琛为主席,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后来还有张治中、蔡廷锴、龙云、邓宝珊、陈绍宽、裴昌会、刘裴、贾亦斌等)当选副主席。该委员会公开主张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立民主和平(主要由国共内战时的中国国民党左派及后裔组成)。到目前为止,党员人数有10.2万人,大部分成员是留在大陆的原国民党党员或其子女亲属。进入1948年后,石家庄、洛阳、延安、东北大片土地得以解放,党中央也离开陕北,共产党胜,国民党败,已亳无悬念。当时我党正在考虑如何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两个最大的民主党派即民革和民盟先后宣布愿意参加联合政府。在政治舞台上,有军队的只有国民党和共产党,其他13个政党,也只有青年党和国家社会党跟着国民党走,剩下11个党派,我们称为民主党派。我们为什么要联合他们?一,他们虽然没有军队,没有地盘,但他们网罗了一大批社会精英人物;二,他们相对中立,在群众中有一定的感召力,尤其是在国统区的城市中,许多群众不了解共产党(非法组织、共产共妻、剥夺有产者},他们参加政府,能起到影响市民,瓦解国民党残余力量的作用。
豫皖苏战略根据地:
1947年9月下旬,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率外线兵团跨越陇海路发起进军豫皖苏战役,经一个月作战,攻克县城二十四座,歼敌一万余人,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在这一地区的反动统治,迅速扩大和巩固了豫皖苏战略根据地。该根据地下辖8个地委,3个市,68个县,1600多万人口,是中原解放区最大的根据地。为此,党中央来了命令,决定组织豫皖苏中央分局,以宋任穷〈书记兼军区政委)、吴芝圃(副书记兼副政委)、粟裕(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刘瑞龙(刘延东的父亲〉、杨一辰六人为委员。豫皖苏中央分局归中原局领导(粟裕为中原局委员)。该根据地的建立,与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和豫西的陈谢兵团遥相呼应,在中原地区构成了"品"字形的阵势,为尔后在这一地方大量歼灭国民党军,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打下了基础。